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我向常务委员会报告2018年度财政决算情况,请审议。
一、2018年度财政决算基本情况
2018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揽,以“稳增长、重民生、促发展、强管理、防风险”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财政工作会议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组织收入,积极争取资金,强化资金监管,努力增收节支,深化财税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县人大常委会批准的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
201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18038万元,较上年同期98075万元增长20.3%,具体收入项目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825万元(上年10032万元),同比增长7.9%。占调整预算10721万元的100.9%,超调整预算104万元。其中:税收收入5576万元,同比增长9.5%。上划中央税收4910万元,同比增长9.2%。上划省级2342万元,同比减少25.2%。
2.上级补助收入97696万元,占调整预算91806万元的106.4%,增加5890万元(具体项目增减变化情况详见附件1)。
3.债券转贷收入6536万元(其中:转贷新增一般债券收入5000万元,转贷置换一般债券收入1536万元),占调整预算5000万元的130.7%。增加的1536万元为市局安排的转贷置换一般债券收入。
4.调入资金2716万元,占调整预算282万元的963.1%,增加2434万元。一是为提高一般预算统筹力度调入政府性基金1434万元;二是陕财办建(2018)225号中省预算内基建资金1000万元原通过专户拨付,后省级要求通过结算补助反映故作调入处理。
5.上年结余265万元。
2018年全县财政总支出完成117143万元,同比增长19.8%,具体支出项目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563万元,占调整预算106757万元的106.4%,多支6806万元。同比增长18.3%(上年96029万元),较上年多支17534万元(详见附件2)。
2.上解上级支出720万元,较调整预算516万元增加204万元,主要为农村基金会再贷款本息扣款1万元、农田水利建设基金上解3万元、金融保险业增值税及其附征、水资源税、环保税上解基数132万元、扣减2018年1月—10月关中地区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上解68万元。
3.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24万元,占调整预算801万元的165.3%,增加523万元,按照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将剩余财力全部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4.债务还本支出增加1536万元,为上级安排的转贷置换一般债券1536万元,全部置换到期债券。
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全县财政总收入118038万元,减去总支出117143万元,年终结余89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895万元(其中:宝市财办建〔2018〕263号环保专款25万元、结算补助结转870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政府性基金总收入完成7047万元,占调整预算7085万元的99.5%,短收38万元,具体项目如下:
1.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467万元,占调整预算2560万元的96.3%,短收93万元。主要是新的秦岭生态保护政策实施对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导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收108万元,而同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加15万元。
2.上级补助收入880万元,占调整预算825万元的106.6%,增加55万元主要为市级下达的彩票公益金专款。
3.转贷新增专项债券收入3700万元,与调整预算持平。
2018年政府性基金总支出7490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056万元,占调整预算6002万元的100.9%,增支54万元,主要为市级下达的彩票公益金专款增加。调出资金1434万元,按政策规定基金结余超过本年基金收入30%需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使用。
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047万元,加上年结余444万元,减基金总支出7490万元后,基金结余1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232万元,占年初预算6899万元的104.8%,超收333万元,主要为县医院、运管所、人民武装部等单位理顺养老关系,补缴费用。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11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116万元。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7115万元,占年初预算5690万元的125%,增支1425万元。主要是补发县医院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取暖费提标及合疗资金市级统筹,清算上缴市财政专户。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36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755万元。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117万元,加上年结余9720万元,累计结余9837万元。
(四)其他决算事项说明
1.转移支付安排及使用情况。2018年共收到上级转移支付收入97696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045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5284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3804万元。返还性收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主要用于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临时人员、专业技术临聘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及专项业务费、民生补贴及七千万元专项等支出;专项转移支付按照上级下达专款项目主要用于教育、文化、社保、医疗卫生、农林水、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项目支出和民生补贴等。
2.重大支出、重大投资项目资金使用及绩效情况。一是项目资金安排和拨付情况。2018年全县预算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7000万元。共拨付7000万元。相继支持了脱贫攻坚、农业发展、生态休闲和招商引资、环境卫生整治、绿化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二是部门预算绩效情况。继续实行预算绩效目标全覆盖,要求预算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的同时,对单位的所有专项业务费及项目支出必须填报绩效目标申报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进行事前评审,实现了绩效评价目标全覆盖,受县级财力限制,专项资金多为专项业务费和民生配套等支出,金额偏小,内容单一,但通过绩效目标编制,进一步增强了预算单位的绩效理念和支出责任。
3.上年结转资金使用情况。上年结转资金265万元,为省市下达的专项决算补助,已按照资金用途全部拨付相关单位。
4.部门预算编制及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一是编印部门预算草案参阅资料,新增专业名词解释,为人大代表审议提供了更加明晰的参考;二是建立人大预算联网,加大人大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力度;三是积极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加强政策学习及宣传引导;四是配合税务、环保、水利部门将排污费改征为环境保护税、将水资源费改征为水资源税;五是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召开全县内控报告编制推进会,指导全县预算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六是积极推进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探索建立了“明确四级责任、建立三项制度、严把三个环节、定期一次回访”的“4331”工作机制,工作经验被国务院扶贫办领导肯定。
5.政府债务情况。2018年上级下达我县转贷新增债券收入8700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5000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建设;新增专项债券3700万元,用于土地储备项目。截至2018年底,全县政府债务余额为44771.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41071.5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700万元 。2018年上级下达我县政府债务限额50545万元,其中:转贷一般债务限额46845万元,转贷专项债务限额3700万元。政府债务率为41.2%,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
6.县级预算预备费使用情况。年初安排预备费800万元,由于年内无大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原则,全部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调资补发。
7.超收收入安排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年超收的104万元,全部用于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8.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截至2018年底,全县行政事业性单位全口径资产总量达到24.66亿元。其中: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直接使用的国有资产总额4.95亿元。比2017年账面数增加5533万元,增幅12.6%。固定资产均未计提折旧。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处置资产收益全额纳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并足额上缴国库。流动资产1.14亿元,无形资产361.27万元,在建工程3459.19万元,政府储备物资共计742.9万元,全县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价值共计13.11亿元,文物资产数量324件(处、套),保障性住房40242.1万元,受托代理资产共计9788.57万元。目前,我县国有资产已全面实行信息化系统管理,每年清理核查一次,实行动态管理。
(五)盘活存量资金使用情况
2018年共收回各类存量资金25095万元,安排拨付27442万元(其中含上年结余存量资金2869万元),主要用于脱贫攻坚、5A级景区县城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面,年终结余522万元。
二、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1.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超额完成预算任务。今年以来,我县财政收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收入基数逐年抬高、企业利润出现下滑、减收因素不断增多、后续税源相对匮乏。面对严峻形势,财税部门积极应对,迎难而上,早部署、勤督促、抓落实、挖潜力,加大综合治税,堵塞跑冒滴漏,确保应收尽收,通过艰辛努力,超额完成了市县目标任务,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825万元。同比增长7.9%。
2.主体税种增长乏力,税收质量不高。2018年,税收收入完成5576万元,税收收入完成557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05%,同比增长9.5%,税收占比51.51%。主要是我县龙头企业太白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利润同比下降,入库税收减少大。以此为支撑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短收多。虽然在调整预算收入任务后,税收有所增加,但增长不大后劲不足,影响着税收占比。
3.非税收入支撑明显,一次性收入占比较大。为弥补税收下滑大的缺口,我县坚持税收非税并举,继续深化非税收入征缴管理改革,对国有资产处置、房屋出租、专户利息、捐赠、企业受益分红等一次性收入强化清缴。同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方式,深入国土、住建等部门,准确掌握情况,明晰政策,逐笔核算,帮助解决困难,确保了与土地出让相关的税费及时入库。年非税收入完成5249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48.48%,支撑作用非常明显。
4.支出规模不断扩大,重点支出得到保障。面对严峻的收入形势,全县上下积极主动争项目争资金,最大限度增加县级可用财力。同时以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为契机,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清理规范往来资金,盘活存量资金,集中财力,保证各项重点支出需要,财政支出规模创历史最高。一是积极实施“七个一千万”和脱贫攻坚工程,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城乡面貌,支持休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等相关支出增长较大。二是及时拨付秦岭环境整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项目资金,重点支出同比较大。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为:
一是收入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受征管体制改革、减税降费、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和收入基数不断增大等因素影响,完成税收收入任务困难进一步增加。加之我县缺乏骨干财源,税源相对分散,财政可持续增收空间很小,增收难度不断加大。
二是收入质量有待提高。2018年虽然完成了财政收入任务,税收缺口主要依靠非税收入弥补,且非税收入一次性占比较大,收入质量不高,收入结构不合理问题日益凸显。
三是收支矛盾仍然突出。随着财税改革的持续推进,上级财政将逐步清理、整合归并专项资金,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而一般性转移支付也将综合考虑县区人口、面积、人均财力、财政供养人员等因素进行分配,争资难度不断加大。同时项目建设财政配置和民生、教育、科技等考核指标要求不断硬化,财政运行压力日益加剧。
三、2018年财政主要工作
1.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圆满完成年度收入任务。加强形势分析研判,积极应对减税降费等政策因素影响,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多次召开财税库银联席会议,分析形势,议定举措,充分发扬财税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实干精神,全员参与狠抓收入征管,多策推进弥补短收差距。按照 “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的要求,以强化征管和挖掘潜力为抓手,充分利用全县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共享涉税信息,凝聚征管合力。抓重点税源企业,掌握税源、税收、税负动态变化,确保主体税种收入及时足额入库;抓难点税源及小税种的征管,深入开展欠税、欠费专项清缴,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825万元,占年度调整预算的101%,增速超市上下达任务1.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576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9.5%,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1.5%,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抢抓机遇,积极争资,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深入研究分析中省市财税政策,积极向上反映我县财政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情况,积极争取上级财力和项目支持。全县共争取上级资金17.4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02.4%。其中:争取中省资金13.04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增长15%。一是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牢固树立“争资金也是抓收入”的理念,层层分解全县争资任务,围绕基础设施、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等重点,精心筛选、包装、申报项目,领导带头、部门联动、全员争跑,积极争取中省市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53408万元。二是全力争取财力性补助。积极与省财政厅等上级部门联系,采用上报争资文件,提交议案等方式努力争取财力性补助。2018年共争取中省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44567万元,当年新增7216万元,为历年来财力增量最多的一年。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当年新增2231万元;省对县激励性转移支付当年新增1300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当年新增50万元;特殊县补助当年新增919万元;省管县及困难地区财力补助当年新增1500万元;工资性转移支付当年新增135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81万元。有效增强了县级财力保障水平,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3.统筹兼顾,保障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福祉。统筹各类财政资金,集中财力支持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福祉作为财政提供公共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563万元,同比增长18.3%,增速位列全市第二;民生支出9342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2.3%。其中:教育支出15649万元,同比增长520万元,增长3.4%。主要用于: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继续实施校安工程建设;稳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等。城乡社区支出19911万元,增加6901万元,增长53%。主要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安综合体开发、城乡道路建设及养护、美丽乡村建设、秦岭环保整治、园林绿化维护及公园养护等项目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597万元,增加1282万元,增长12.4%。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补助;农村贫困“特殊三类人”兜底保障;贫困人口补充医疗保险;改善人居环境资金;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及节日慰问;义务兵优待金、退伍和伤残抚恤金及拥军优属金;城乡低保及农村五保人员最低生活保障等。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907万元,减少751万元,下降13.3%。主要为上级专款下降较多。主要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条件等方面。
4.保障重点,聚焦项目,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注重发挥项目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全年共投资4200万元,全力打造5A级景区旅游名片;安排603万元实施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投入8898万元,完成“四好公路”、农村“最后一公里”等道路建设、硬化;投入6825万元,实施小型水库、农田水利建设、河道治理等项目,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强化生态治理投入,拨付2155万元用于秦岭环境综合整治、铁腕治霾、“改气”“改电”“改炕”等环境美化绿化,保卫蓝天行动;安排197万元,县档案馆档案保管楼竣工投用;安排60万元,支持城乡交通发展,落实公交车运营补助等。为全县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5.加大投入,聚力脱贫攻坚,全县精准扶贫成效显著。按照“扶贫专项投入达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以上、扶贫专项投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的财政投入要求,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年初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8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6.6%,比上年增长80%,县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远远超过规定标准。足额落实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社保兜底等普惠性扶贫投入,全年用于扶贫方面的各类资金达到1.9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7.3%,有力保障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提升,为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提供了财力保障。
6.创新思路,深化改革,促进依法理财工作上水平。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实施零基预算,全口径预算体系持续完善。深入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按照时限要求进一步规范预决算公开内容和形式,新增公开经济分类等;建立营改增涉税部门协护税联动机制,构建营改增涉税信息交流平台, 综合治税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规范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构建财政“大绩效”机制,实现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全覆盖,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及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实现部门专项业务费预算及扶贫资金绩效目标全覆盖;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摸清政府隐性债务家底,制定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和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不断防范债务风险;研究制定《太白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认真编制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方案,全年共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1.96亿元,较上年增长19.8%;督促单位不断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减少结余结转,努力提高预算执行效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2018年共收回财政存量资金25147万元,安排用于全县重点项目及民生保障等支出27262万元(含上年结转);实施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核实,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配合县政府、车改办开展事业单位公车制度改革工作;印发政府采购目录,采购领域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共组织集中采购66批次,预算采购金额2915万元,实际完成采购合同金额2781万元,节约资金134万元,资金节约率4.6%。
7.强化监督,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执行,坚持厉行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依法依规安排财政资金。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肃财经纪律,优化完善“三公”经费监管长效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大监督”理念,以严肃财经纪律、服务财政改革、促进财政管理、提高资金效益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积极开展扶贫资金安全检查,强力推进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财税库银联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财政收入预期管理,强化财政收入监测分析和入库管理,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保证财政收入质量,完成年度财政收入增长预期。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实施内部监督检查,开展预算执行、专项资金及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保持库款合理规模,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加强财政资金安全和财政专户、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
2019年我们继续努力,扬长避短,立足实际,勇于担当进取,积极主动作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断深化财税改革,奋力谱写财政追赶超越新篇章,为建设美丽的新太白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4:太白县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本级基本支出经济分类决算表.xlsx
附件5:2018度太白县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表.xlsx
附件6:2018年度太白县专项转移支付分项目公开决算表.xlsx
附件9:2018年度太白县一般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表.xls
附件10:2018年度太白县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分项目余额情况表.xls
附件14:太白县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决算表.xls
附件15:太白县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决算表.xls
附件16:太白县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决算表.xls
附件17:太白县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表.xls
附件18:太白县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xls
附件19:2018年度太白县“三公”经费决算支出情况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