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9-01-25 信息来源: 县财政局

一、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主要工作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情况:201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8114万元,同口径增长0.5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82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1%,同比增长7.9%。

2.支出情况:2018年全县财政总支出完成11407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56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6%,与上年相比增长18.3个百分点,多支17534万元。上解支出516万元。

3.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2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8020万元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券转贷收入5000万元上年结余265万元,调入资金2716万元(其中:调入政府性基金1434万元、其他调入1282万元),收入总计116825万元。全县财政总支出116825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年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246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79万元,新增专项债券转贷收入3700万元,上年结余444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7490万元支出6056万元,基金结余1434万元,按政策要求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后,基金当年无结余。

(三)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6873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12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75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703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30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73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年终累计结余9501万元。

政府性债务余额情况

2018年底,全县政府债务余额为44772万元,按债务级次划分全部为县级债务,上级下达我县债务限额50545万元,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由于上级补助收入和上解支出在全市决算编制汇总后可能会有小的调整,财政总收入、总支出、年终结余也相应会发生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五)2018年财政主要工作

1.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圆满完成年度收入任务。加强形势分析研判,积极应对减税降费等政策因素影响,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多次召开财税库银联席会议,分析形势,议定举措,充分发扬财税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实干精神,全员参与狠抓收入征管,多策推进弥补短收差距。按照 “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的要求,以强化征管和挖掘潜力为抓手,充分利用全县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共享涉税信息,凝聚征管合力。抓重点税源企业,掌握税源、税收、税负动态变化,确保主体税种收入及时足额入库;抓难点税源及小税种的征管,深入开展欠税、欠费专项清缴,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824万元,占年度调整预算的101%,增速超市上下达任务1.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576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9.5%,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1.5%,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抢抓机遇,积极争资,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深入研究分析中省市财税政策,积极向上反映我县财政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情况,积极争取上级财力和项目支持。全县共争取上级资金17.4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02.4%。其中:争取中省资金13.04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增长15%。一是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牢固树立“争资金也是抓收入”的理念,层层分解全县争资任务,围绕基础设施、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等重点,精心筛选、包装、申报项目,领导带头、部门联动、全员争跑,积极争取中省市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53408万元。二是全力争取财力性补助。积极与省财政厅等上级部门联系,采用上报争资文件,提交议案等方式努力争取财力性补助。2018年共争取中省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44567万元,当年新增7216万元,为历年来财力增量最多的一年。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当年新增2231万元;省对县激励性转移支付当年新增1300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当年新增50万元;特殊县补助当年新增919万元;省管县及困难地区财力补助当年新增1500万元;工资性转移支付当年新增135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81万元。有效增强了县级财力保障水平,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3.统筹兼顾,保障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福祉。统筹各类财政资金,集中财力支持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福祉作为财政提供公共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563万元,同比增长18.3%,增速位列全市第二;民生支出9342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2.3%。其中:教育支出15649万元,同比增长520万元,增长3.4%。主要用于: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继续实施校安工程建设稳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等。城乡社区支出19911万元,增加6901万元,增长53%。主要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安综合体开发、城乡道路建设及养护、美丽乡村建设、秦岭环保整治、园林绿化维护及公园养护等项目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597万元,增加1282万元,增长12.4%。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补助;农村贫困“特殊三类人”兜底保障;贫困人口补充医疗保险;改善人居环境资金;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及节日慰问;义务兵优待金、退伍和伤残抚恤金及拥军优属金;城乡低保及农村五保人员最低生活保障等。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907万元,减少751万元,下降13.3%。主要为上级专款下降较多。主要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条件等方面。

4.保障重点,聚焦项目,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注重发挥项目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全年共投资4200万元,全力打造5A级景区旅游名片;安排603万元实施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投入8898万元,完成“四好公路”、农村最后一公里等道路建设、硬化;投入6825万元,实施小型水库、农田水利建设、河道治理等项目,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强化生态治理投入,拨付2155万元用于秦岭环境综合整治、铁腕治霾、“改气”、“改电”、“改炕”等环境美化绿化,保卫蓝天行动;安排197万元,县档案馆档案保管楼竣工投用;安排60万元,支持城乡交通发展,落实公交车运营补助等。为全县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5.加大投入,聚力脱贫攻坚,全县精准扶贫成效显著。按照“扶贫专项投入达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以上、扶贫专项投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的财政投入要求,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年初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8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6.6%,比上年增长80%,县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远远超过规定标准。足额落实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社保兜底等普惠性扶贫投入,全年用于扶贫方面的各类资金达到1.9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7.3%,有力保障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提升,为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提供了财力保障。

6.创新思路,深化改革,促进依法理财工作上水平。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实施零基预算,全口径预算体系持续完善。深入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按照时限要求进一步规范预决算公开内容和形式,新增公开经济分类等;建立营改增涉税部门协护税联动机制,构建营改增涉税信息交流平台, 综合治税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规范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构建财政“大绩效”机制,实现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全覆盖,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及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实现部门专项业务费预算及扶贫资金绩效目标全覆盖;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摸清政府隐性债务家底,制定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和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不断防范债务风险研究制定《太白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认真编制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方案,全年共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1.96亿元,较上年增长19.8%;督促单位不断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减少结余结转,努力提高预算执行效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2018年共收回财政存量资金25147万元,安排用于全县重点项目及民生保障等支出27262万元(含上年结转);实施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核实,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配合县政府、车改办开展事业单位公车制度改革工作;印发政府采购目录,采购领域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共组织集中采购66批次,预算采购金额2915万元,实际完成采购合同金额2781万元,节约资金134万元,资金节约率4.6%。

7.强化监督,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执行,坚持厉行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依法依规安排财政资金。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肃财经纪律,优化完善“三公”经费监管长效机制。自觉接受县人大常委会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坚“大监督”理念,以严肃财经纪律、服务财政改革、促进财政管理、提高资金效益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积极开展扶贫资金安全检查,强力推进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财税库银联协调工作机制,加强财政收入预期管理,强化财政收入监测分析和入库管理,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保证财政收入质量,完成年度财政收入增长预期。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实施内部监督检查,开展预算执行、专项资金及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保持库款合理规模,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加强财政资金安全和财政专户、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

过去的一年,财政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仍存在一些困难和突出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增速下滑与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更加突出;二是发展资金不足与投入需求旺盛的矛盾更加突出;三是政府性债务化解与财政稳健运行的矛盾更加突出。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找准症结,综合施策,切实加以改进解决。

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9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作为2019年财政工作总体思路,以打好三大攻坚战为统领,以优化投资环境为抓手,推动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以提升人居环境为导向,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安排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规范项目支出,提高年初预算的到位率;继续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健全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实行综合预算,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推进信息公开,增强预算透明度;严肃财经纪律,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积极推进人大预算和国有资产监督改革工作,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积极稳妥、统筹兼顾、全面完整、公开透明”的预算安排原则,结合2019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财政收支形势,编制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情况

1.收入预算:2019年本级财政收入预算11365万元,在上年实际完成数的基础上增长5%;上级补助收入预算77383万元(其中:提前预列上级专款34957万元);以上两项合计总财力为88748万元,比2018年年初预算增加13799万元,增长18.4%。

2.支出预算:2019年预算总财力为88748万元,减去上解支出234万元、政府债券还本支出3210万元,可安排财力为85304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2069万元,增长16.5%。具体为:

1)人员经费:全年预算3000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5.1%,比上年预算增加2004万元主要是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资增加支出。

2)公用经费:全年预算110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3%,比上年预算减少25万元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学生人数减少造成学生人头经费减少。

3)专项业务经费:全年预算251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基本与上年持平。

4)民生补贴及其他项目配套:全年预算199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3%,比上年减少609万元主要是农村低保、城市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城乡医疗救助等支出用上年结余安排。

5)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继续保持7000万元专项资金规模不变,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主要为脱贫攻坚2000万生态环保及人居环境整治1000万元农业产业发展1000万元城市建设1000万元交通建设1000万旅游和招商1000万元。

6)提前预列上级专款支出3495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1%,比上年预算增加9057万元。

7)其他支出772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1%,比上年预算增加1790万元。主要是项目建设前期费等较上年增加。

(二)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情况

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320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及专款专用原则,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3200万元。

(三)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

2019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723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6878万元,本年预算结余360万元。

三、完成2019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中国摆脱新常态低迷期、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我县财政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深入推进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确保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确保财政预算支出全过程接受监督,为加快建成全面小康太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强基固本,壮大财源基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优化整合财政资源,促进经济稳步增长。着力支持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紧紧围绕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在扩大总量、优化存量、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坚持稳中求进保增长,积极培育壮大税源。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推进洁净乡村建设和保障民生支出。加强与重点企业的联系沟通,提供政策指导和扶持,进一步夯实财源基础。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巩固和扩大招商成果,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和增值增效。

(二)强化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将组织收入作为财税工作的中心,千方百计做大财政“蛋糕”,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坚持财税库联席会议制度及领导包抓收入责任制,夯实收入任务,把狠抓财源建设与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健全社会综合治税管理体系,创新征管手段,提高征管效率,做到以票控税,依法征收,防止税款流失。通过加强税源分析预测,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和风险管理,加大纳税评估力度,细化落实堵漏增收措施等,在提高征管质效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应收尽收。

(三)保障重点,着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把推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改善基本民生等工作相衔接,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足额落实教育、医疗、社保、住房保障等基本民生支出。积极助力农村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支持,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推动农村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条,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推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田园综合体试点,支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及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更好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和平台作用,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好县政府治霾行动计划和新一轮三年保卫蓝天行动,支持散煤整治、重点支流污染治理、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等,持续提升生态宜居水平,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断增加,助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太白。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

成立绩效评审中心和债务管理中心,坚“堵住后门”,规范举债融资行为。对存量隐性债务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积极研究稳妥化解的思路和措施,确保不发生债务风险。

(四)围绕提质增效,抓好绩效评价工作。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强化财政资金保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鲜明导向,推进预算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中省市要求,制定我县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改革实施意见,加快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评价缺失有问责”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动评价结果与财政支出政策调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挂钩,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单位全覆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抓好PPP项目库集中清理,确保库内项目严格规范,为项目落地创造条件。

(五)以项目为依托,强化资金争取。坚持把争取资金作为增强县级财力的重要抓手,抢抓中央增加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和项目布局、省市实施一大批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等政策机遇,围绕现代农业、教育园区、旅游休闲、美丽乡村、精准脱贫、“互联网+”等重点,深度谋划,精心包装,加强研究,主动衔接,全年争取中省资金12亿元,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六)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自身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站位,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党内监督和财政监督,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管财政资金,严控“三公”经费,严格风险防范,规范财政行为,持续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巩固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扛起“两个责任”,落实“三项机制”,强化教育培训,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保障财政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各位代表,做好2019年财政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上下同心、迎难而上,勇于负责、大胆创新,聚力实干、攻坚克难,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关于太白县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说明.docx关于太白县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附表.xls

打印 关闭

主办:太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