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太白发展进程中不同寻常、极具考验、很不容易的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生态保护和改革发展任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跟市委、市政府“一四五十”战略步伐,以“三个年”活动为总抓手,在多重冲击、多重任务、多重约束中抢抓机遇、破题攻坚、奋勇拼搏,顺利完成了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7%、支出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8%。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352天、优良率96.4%,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45,位列全市第二。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以上标准。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省级森林旅游示范县,黄柏塬镇获评“美丽中国·深呼吸乡镇”,数字秦岭监管系统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高质量承办全国高山蔬菜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暨专题研讨活动,《壮大绿色农业“五大体系”擦亮秦岭高山绿色蔬菜“金名片”》入选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太白生菜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会“最受欢迎产品”。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重点县,咀头镇跻身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省级科技示范镇。
——全域旅游亮点纷呈。高品质举办品牌节庆活动10余场次,“舞动太白”沉浸式街头互动演出燃爆夏日旅游,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演掀起冰雪旅游新浪潮。开发“虢季子白盘”文房四宝文创产品,“明溜溜酒”“神仙豆腐”制作技艺列入全市非遗名录。荣获2023年中国避暑旅游优选地。全年接待游客2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8亿元。
——城乡环境焕然一新。开展风貌提升、飞线整治、拆墙透绿等九大治理行动,县城空间清新舒朗,乡村环境干净整洁,公路沿线花繁林茂,县城主要出入口26处景观节点新颖别致。承办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国家园林城市通过省级复验,蝉联中国最美县域,黄柏塬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县民生领域支出11.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县幼儿园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县医院与省中医医院达成医联体合作,131名优秀年轻干部入住人才公寓。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率“双下降”,摘取全省“平安银鼎”奖,咀头镇梅湾村荣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打造“小太帮办”政务服务品牌,“好差评”评价工作保持全市第一方阵。政务服务两项案例入选第四届全国政务服务软实力小切口改革优秀案例,飞地园区“1345”政务服务创新机制被省营商办转发推广。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848万元,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工作分别受到财政部、省政府激励表彰。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扛牢政治责任,坚定不移保护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第二轮中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翠矶山搬迁过渡储物仓库、青峰山庄等“五乱”问题完成销号。建成全省首个数字秦岭监管系统,接入农业、水利等部门视频监控27处,实现了可视、可管、可控。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落实有力,整治河湖岸线200余公里,清理河湖垃圾、漂浮物、淤积物7000余方;实施森林抚育0.5万亩,绿化道路119.2公里,打造秦岭梁至县城景观林带10公里;狠抓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在全市率先完成“非粮化”摸排整治,加快撂荒地综合利用,黄柏塬镇荣获全省耕地保护先进镇。深化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落实在建项目“六个百分百”要求,全面完成县城集中供暖清洁能源改造71.5万平方米。生活垃圾高温热解项目完成设备安装,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8.5%,全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01%。
2.坚持项目为王,矢志不渝增强内生动能。组建南山片区生态公园建设、宝太一级公路服务保障等12个重点工作专班,抓调度、解难题,促开工、赶进度,年度146个续新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2.48亿元。眉太高速翠矶山、鹦鸽隧道、马耳山特大桥等重大控制性工程相继完工,基础路基全线贯通,顺利承办全省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现场观摩会。太洋公路提升改造、虢川河水环境治理等项目建成投用,西安思源学院太白亚高原体育运动学校完成改造,翠矶山安置小区Ⅰ期主体竣工、Ⅱ期动工建设,翠矶山城市主题公园等项目快速推进。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11.17亿元,申报专债项目10个、万亿国债项目30个。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小分队叩门拜促领军企业54批次86户,邀请127家企业来太考察合作,成功举办西安文化旅游·招商引资推介会。全年签约引进钛及钛合金新材料加工、太白河光伏发电等42个产业化项目,其中10亿元以上4个、亿元以上15个,实现到位资金42.55亿元,省际到位资金35.4亿元。
3.聚力延链强链,蹄疾步稳厚植产业优势。实施太白高山蔬菜全产业链项目,建成标准化示范方3万亩,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直供基地4000亩,引进蔬菜新品种8大类91种。12个蔬菜品种通过绿色食品A级认定,完成6个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两品一标”累计认证93个,全县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68%以上。飞地园区大志爸爸果蔬深加工Ⅰ期项目5月签约、10月投产,投资10亿元的野森林高山蔬菜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签约。10.9万亩高山蔬菜产量49万吨,实现产值4.97亿元。制定特色产业奖励扶持办法,出台支持林麝产业发展壮大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林麝存栏突破3000头,繁育冷水鱼220万尾,养殖中蜂7.5万箱,咀头、黄柏塬荣获全市蜂蜜十强镇。改造马耳山400亩树莓园,1230亩冰葡萄喜获丰收,阳光玫瑰葡萄优价热销,蓝莓酒、树莓酒、冰葡萄酒备受追捧,户太冰葡萄园区获评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千亩“太白贝母”产业示范园开工建设,全县中药材留床5.21万亩,发展食用菌3000万袋。新建镇村物流服务站点14个,举办优质农产品电商促销活动8场次,电商交易额达到6.7亿元。
4.擦亮城乡颜值,精益求精提升全域旅游。投资7.43亿元实施县城风貌提升、城东区污水管网改造等重点城建项目16个。智慧城市管理暨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正式投用,智慧太白、印象太白、人文太白“三大板块”管理平台上线运行。亮化城区主建筑楼体75栋,拆墙透绿、破硬植绿27处6800平方米,弱电地埋5.2公里,整治飞线10.8公里,清理私搭乱建756处,县城旅游环境重塑崭新形象。制定民宿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扶持奖励办法,围绕打造咀头、桃川、黄柏塬三大片区民宿产业集群,建成和在建塘口见山、白云理想森林等精品民宿102家。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除土坯房840座,皂角湾、杜家庄村入选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高码头、枣园、梅湾村建成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品质更加彰显。踏青赏花季、旅游避暑季、金秋红叶季、冰雪旅游季唱响旅游“四季歌”,衙岭花海、郎坝稻田等景观节点赏心悦目,太洋公路最美红叶、姜眉公路金色油葵引人入胜,顺利承办全国大众冰雪季鳌山滑雪公开赛、全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全域全景全季旅游格局全面打开。
5.持续巩固成果,久久为功推进乡村振兴。创新推行“333”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法,为84户241名未消除风险对象因户施策落实帮扶措施,坚决守牢防返贫底线。2023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收入16685元,较上年增加2430元、增长17%。实施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89个,数字乡村等9个航天帮扶项目、桃川镇移民搬迁点等8个苏陕协作项目投用达效。建成“十有”标准村集体经济组织21个,年收益1475万元,收益10万元以下村清零,鹦鸽镇龙窝村率先突破100万元,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跻身国家级新型经营示范社,《“蔬”写乡村振兴好风景》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推进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帮扶村建设,桃川、黄柏塬镇完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任务,提升美丽农村路37.7公里,新建蓄水池12座,安装防冻龙头2770套,改造农村电网37.56公里,新增农村5G基站111座。推行基层治理积分制管理,建立宜居和美庭院“点赞台”,靖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荣获省级示范所,王家堎镇院坝议事会等工作经验入选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
6.恪守为民情怀,用心用情办好幸福民生。落实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主干道路建设、城乡供水提升等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咀头小学、黄凤山小学整体搬迁,组建两大教育集团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155名优秀学子步入本科院校。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经验在全市交流,咀头小学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咀头镇初级中学被教育部授予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培养输送的太白籍运动员王朝朝在杭州亚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获得亚军。国卫复审线上群众满意度高位达标,病媒生物防制通过省市专项考核,联合市中心医院、高新医院开展义诊19次惠及群众5000余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率达到85%。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03场次、公益电影放映562场次,举办“大地欢歌”等群众文化活动75场次。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明显提升。在全市率先完成特殊人群医保参保任务,城乡居民参保率94.55%,医疗报销8984人次4034.06万元,大病患者救治率100%。落实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供养人员等各类救助补贴1932.59万元。组织开展就业招聘70余次,发放创业贷款2153万元,新增城镇就业76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3053人。兑付重点优抚对象补助金609.38万元,20名退役军人安置就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分类分级包保监管全覆盖,特种设备安全运行零事故。社会面治安管控严格有序,平安建设“九率一度”位居省市前列。
7.转变政府职能,多措并举激发市场活力。推出“十批”“十办”机制,政府投资项目建议书审批由5个工作日压缩为当场办结,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审批由20个工作日压缩为2个工作日。高频事项“跨区通办”增加至53项,全程网办事项占比74.72%,“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6.53%,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84.53%,好评率连续3年保持100%。深化“两大两促”“双包一解”,27名县级领导包抓42个重点项目、27个重点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审批、企业融资等问题41个,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4.08亿元,新增市场主体484户。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驰而不息转作风提效能,受理12345市民热线、市县长信箱群众诉求1856条,办结率、满意度均为100%,荣获全省政务督查工作先进单位。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群众公开监督,高质量办结人大代表建议63件、政协委员提案72件。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谱写法治太白新篇章》南塬曲子荣获全省法治文化作品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