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农业和农村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定我县有关规范性文件和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推进农业依法行政。
2.承担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责任。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耕地经营权流转和承包纠纷仲裁管理工作;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筹资筹劳管理工作;指导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审计工作;指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
3.指导全县蔬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组织落实促进蔬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产品品质的改善;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负责提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全县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出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和项目建议,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4.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组织拟订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提出农业产业保护性政策建议;组织拟订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政策、规划,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订全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培育、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品牌。
5.组织协调全县农业生产资料体系建设。依法开展对农作物种子(苗)、草种、种畜禽、农药、肥料、兽药、兽用生物制品、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依法对种子生产经营、兽药经营进行行政许可审批;监督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国家标准的实施;开展兽医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指导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安全监督管理;负责兽药经营许可。
6.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指导动植物防疫和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对县内动植物(除森林、野生动物外)的防疫检疫工作,组织实施动植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组织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组织开展兽医医政、兽药药政工作;负责执业兽医的管理。
7.组织全县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指导农用地、草原、宜农滩涂、宜农湿地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科学利用;承担耕地及基本农田的质量检测和施肥指导服务工作;指导运用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8.制订并实施全县农业生态建设规划,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指导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承担指导农业方面源污染治理有关工作;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指导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
9.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依法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
10.负责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开展相关农业统计工作;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负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组织协调农业信息服务工作。
11.编制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发展规划,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组织实施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负责农业科技成果管理;组织引进国内外农业先进技术,指导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12.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县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参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会同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农业农村人才专业技术资格和从业资格管理;归口管理农业系统各学会、协会及农民专业协会。
13.承担农业防灾减灾的责任。开展农业灾情监测调查,组织种子、化肥等救灾生产物资的储备和调拨,提出生产救灾资金的安排建议,组织实施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
14.承办县政府农业涉外有关事务,开展农业方面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审查农业引进项目。
15.承担全县生猪定点屠宰行政管理职能。
16.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8年度部门工作任务
2018年,我局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四县建设,以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狠抓产业脱贫,突出科技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2018年,稳定蔬菜面积10万亩,产量43万吨,产值4亿元,完成粮食总产0.3万吨;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亿元,争取资金2500万元。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强推产业精准脱贫。以高山蔬菜、莓类、中蜂、冰葡萄种养为重点,大力引进新技术、新理念,把一家一户的产业与农业园区有机结合,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产业脱贫扶贫基地,确保实现每个贫困村有至少一个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以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
2.强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以蔬菜供港、出口为目标,全力推进蔬菜供港出口基地建设,以出口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指导群众开展蔬菜复种,提高复种指数,稳定10万亩的蔬菜种植面积。多措并举提升蔬菜品质,继续开展轮作倒茬、穴盘育苗、土壤改良、抗病品种对比试验,抓好育苗体系建设,积极实施病害防治;采取生物、物理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植物源性农药,确保蔬菜品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把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源头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整县推进工程,强力推进“五治一品”工作;利用各类节庆、展会活动对蔬菜、莓类产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
3.强推园区建设。以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命名为契机,引导煜群、海升、雪岭、秦西等园区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加大投资力度,续建18个现代农业园区,新建太白县“户太”冰葡萄种植加工、超越莓类种植基地等2个农业园区,走出一条三产相融、农旅融合的新路子。
4.强推重点项目。一是新建项目,2018年总投资2.02亿元,建设太白县“户太”冰葡萄种植加工、太白县石沟河一河两岸治理工程、供港蔬菜基地建设、海升莓类种植基地等4个项目。二是续建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设国人食用菌示范园、蜂文化产业示范园等2个项目。三是前期项目,总投资1.24亿元,力争开工建设秦岭中华蜂产业开发示范园、蔬菜出口基地建设、慢城休闲中心等3个项目。
5.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目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业节水行动,推进轮作休耕、草原生态保护、退耕还草,加快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三、部门基层预算单位构成及经费管理方式
太白县农业局为全额财政拨款行政单位,机关内设办公室(监察室)、综合股(县“一村一品”办公室)、质监股(项目办、园区办)、农经站(农经股)、4个职能股室。5个一类全额事业单位(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太白县农业系统实有人员69人。其中:公务员8人、事业人员42人。
五、部门资产情况说明
太白县农业系统固定资产总计208.06万元,其中:房屋及构筑物110.3万元、通用设备65.36万元、交通用具32.4万元。
六、2018年部门预算收支说明
(一)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8年根据财政供养人员和专项业务费及公用支出定额标准,编制了部门综合预算,2018年预计收入预算总计1616.8033万元,比2017年收入预算增加10.2052万元,同比增长0.63%。主要原因为:2018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正常调资晋档带来的人员经费增长。
2018年,预计支出预算为1616.8033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546.4985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2.6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7.7048万元、农业1000万支出(资本性支出500万元其他支出500万元)原因同上。
(二)部门“三公”经费等预算情况
2018年“三公”经费预算9.62万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8.82万元、公务接待费0.8万元。由于近一年来省市对涉农项目、资金等方面专项检查较多,又因外地客商考察投资逐年增多因此本年“三公”经费预算有所增加。
七、2018年部门预算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