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太白县以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抓手,精简审批流程、落实惠企政策、强化要素保障,不断破解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务服务效率持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不断增强。本期刊发县政府办(行政审批局)、县市场监管局相关动态信息,供大家借鉴学习。
【太白要闻】
太白县人民政府召开2025年第8次常务会议
5月18日晚,县长张俊峰主持召开县政府2025年第8次常务会议。会议听取了《太白县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编制情况、部分镇重点项目建设及谋划情况的汇报,研究安排了有关工作。
会议指出,经气象、水利部门预测,今年汛期全县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呈多发态势,防汛防滑和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异常严峻。各镇、各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意识、提高思想警惕,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未雨绸缪,精心部署,全力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防线。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全面做细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叫醒叫应、避险转移等各项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风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强调,项目建设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当前正值我县项目建设黄金期,各镇、各部门要落实包抓责任,强化服务保障,加强调度、一线推进,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奋力实现“双过半”目标。要紧盯国家政策导向,立足县情实际和发展需求,精心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精准谋划实施一批利长远、增后劲的好项目、大项目,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太白县人民政府召开2025年第9次常务会议
5月29日晚,县长张俊峰主持召开县政府2025年第9次常务会议。会议传达了2025年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听取了部分镇重点项目建设谋划和2个招商引资项目有关情况的汇报,研究安排了有关工作。
会议指出,文化旅游产业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要聚焦打造全省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八个一”行动,加快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丰富旅游供给,强化宣传营销,优化配套服务,努力形成“规划引领、项目支撑、产业融合、服务升级”的全链条发展格局,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会议强调。二季度是重点项目建设的黄金期、抓落实的关键期。要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深入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切实加强项目全流程管理、全过程服务,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量质齐升、速效并进。要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部署,加快编制“十五五”规划,持续加大项目谋划争跑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招引一批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资的大项目、好项目,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媒体报道】
太白县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
——丰产技术送地头
近日,太白县中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市农技中心,在太白贝母种植基地开展为期两天的中药材种植技术专题培训。此次培训采取“理论+实践”模式,特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跃进教授、市农技中心专家陈洁,讲授太白贝母、猪苓的高效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全县种植大户、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负责人及部分群众等130余人参加了培训。(信息来源:宝鸡日报多媒体数字报)
我市残疾人赵恒
创业带动群众增收 获评“全国自强模范”
在日前召开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我市残疾人赵恒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本次大会共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赵恒作为一名肢体残疾人,他自强不息,不仅自己创业成立了太白县秦雪岭商贸有限公司,还累计带动近400名当地残疾人和群众务工增收;同时,他积极收购当地群众的蜂蜜、核桃等土特产,帮助他们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促进了当地的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残疾人事业摆在民生发展优先位置,扶持一大批残疾人通过就业创业实现人生梦想。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人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信息来源:宝鸡日报多媒体数字报)
眉太高速太白山隧道左洞顺利贯通
近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眉县至太白高速公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太白山隧道左洞顺利贯通(见左图),为全线如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太白山隧道是眉太高速全线最后一座隧道,隧道左洞长5259米,右洞长5277米,隧道穿越8条地质断层带,掌子面围岩富水软弱破碎,日均涌水量可填满10个标准游泳池,突水突泥风险极高,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地质风险最高的“卡脖子”工程。为了确保工程安全顺利推进,施工团队在断层带采取“注浆固结+超前支护”组合工法,通过采用先进仪器实时监测围岩变形情况,实现掌子面安全掘进。在高压富水区段,他们采用超前大棚管和帷幕注浆技术封堵渗水通道,并设置多级排水系统,引入液压凿岩台车、湿喷机械手等智能设备,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了掘进效率。
为了保护秦岭地区生态环境,施工团队在隧道口设置了5级沉淀池,配备压滤机进行初次过滤,并在距离隧道口200米处设置了二级沉淀池和污水处理站,对施工中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通过有效过滤,实现污水变清水。
据了解,眉太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对进一步加强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的联系、助力沿线文旅资源开发和乡村振兴、畅通川陕交通大动脉及优化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来源:宝鸡日报多媒体数字报)
二〇二五年省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
优质主体名单公布
——宝鸡四家农业企业入选
5月27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公布了2025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优质主体(以下简称“国优主体”)16家企业名单,宝鸡4家农业企业入选,上榜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我市的省级国优主体数量已达6家。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打好外贸拓展硬仗,加大农业外贸企业培育力度,着力培养产业集聚度高、生产标准高、出口附加值高、品牌认可度高、综合服务水平高的农业对外合作经营主体。我市农业农村部门采取政策支持、动态监管、服务指导等措施,全方位孵化升级国优主体和标杆企业,努力提升宝鸡农产品的国际知名度。
本次入选国优主体的农业企业有太白县绿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菡汁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宝鸡太白山美源果品有限公司、陕西新秦之林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另外,陕西菡汁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新秦之林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同时被命名为省级农业对外合作标杆企业。(信息来源:宝鸡日报多媒体数字报)
【部门动态】
县政府办(行政审批局):政务提效“组合拳”
群众满意“新高度”
今年以来,太白县政府办(行政审批局)秉承“便民、高效、规范”的服务理念,以创建优质服务窗口为目标,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精简办事流程及材料,力求业务“提速办”“简便办”,打造更好、更快、更优政务服务新形象。
一是夯基垒台,织密高效服务体系网络。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通过开展业务培训等活动,整合优质服务资源,不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推动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向更优发展。委托下放营业执照注册、登记、变更、注销等事项,实现高频事项办理7个镇44个村2个社区全覆盖,在全县设置15个营业执照代办点,将商事登记服务延伸至银行网点,全力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推出“隔空办理”便民新举措,在县政务服务大厅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群众可提前查看办事指南并在线上提交申请资料,平均缩短群众等待时间45%,减少跑腿次数70%以上。
二是破障减负,推动办事材料精简革新。以“减材料、提效率”为突破口,紧盯办事流程,着力打破部门限制,进行流程再造,删减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编制标准化流程、办事指南,明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等要素,为企业群众办事“松绑减负”,企业开办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简易注销1个工作日内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建议书审批由5个工作日压缩为当场办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审批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
三是集成联办,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样板。围绕群众期盼和需求,推出“民宿开办”“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许可”两项集成套餐,建立跨领域、跨区域业务协办机制,实现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质量服务”。实施营业执照信息核验、食品经营许可证与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一键三联”,全县在册民宿项目审批“限时办结”,企业办事成本降低30%,办理时限压缩50%,推动民宿产业快速发展。
县市场监管局:“免申即享” 助力经营主体
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太白县市场监管局以“信用+服务”行动为牵引,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以提升信用修复服务能力水平为着力点,促进经营主体信用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优化信用修复流程。依托信用修复平台异地线上登录修复功能,积极宣传信用修复移动端,经营主体负责人跨域办理线上修复,不再提交除申请书、承诺书外其他申请材料,通过系统平台查询或函询确认的,不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二是创新宣传引导方式。“线上”“线下”结合,推进“免申即享”信用修复,力求“线上”通过发布公告、短信、微信等方式第一时间提醒告知修复信息并精准指导,实现宣传全覆盖,“线下”精准触达经营者,不断增强经营主体知信、守信、用信意识,提升经营主体对制度改革的获得感。
三是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将“事后处置”转变为“事前提醒”,加强平台内对经营主体信用监测,及时预警经营主体发送信用修复提醒,尽快完成修复。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信用合规建设书》同步送达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