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10300-116103310160130095/2024-00016
发布机构: 太白县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4-09-13
名  称: 太白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2023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
有 效 性:有效 文  号:太政字〔2024〕38号

太白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2023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

发布日期: 2024-09-26 信息来源: 县财政局



关于全县2023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现将全县国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情况作以报告,请予审议。

一、全县自然资源状况

1.土地资源。县域东西长66.7公里、南北宽53.4公里,以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情况统计,总面积2711.37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面积2604.85平方公里、占比96.07%,建设用地面积为24.42平方公里、占比0.9%,未利用地面积为82.10平方公里、占比3.03%)。湿地面积5.17平方公里、占比0.19%,耕地面积37.87平方公里、占比1.40%,种植园面积24.37平方公里、占比0.90%,林地面积2529.60平方公里、占比93.3%,草地面积19.72平方公里、占比0.73%,水域及水利设施(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沟渠)用地面积17.68平方公里、占比0.65%,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8.08平方公里、占比0.67%,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5.67平方公里、占比0.21%,水工建筑用地面积为0.52平方公里、占比0.02%,其他土地面积为52.68平方公里、占比1.94%。

2.森林资源。全县林地面积379.68万亩(其中:国有林地面积225.5万亩、县管集体林地面积154.18万亩),森林覆盖率93.36%,位列全省第5。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陕西太白青峰峡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1个(陕西太白石头河国家湿地公园),共有植物177科679属1600余种,陆生脊椎动物22目52科270余种,包括多种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素有“亚洲基因宝库”之称。

3.水资源。县境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共有石头河、湑水河、红岩河、太白河、黄牛河五大河流,总长度219.8公里;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9条。境内水资源径流总量14.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37692立方米,居全市各县区之首,是全国平均值17倍,素有“关中水塔”之称。

4.矿产资源。全县原有矿山企业24个(其中金属矿山5个、非金属石墨矿1个、露天采石矿山18个),2015年秦岭地区开山采石专项整治后,除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外,其余所有矿山企业全部关闭注销,矿业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黄金产业,太白金矿上年度生产加工矿石量164万吨,黄金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企业利润总额为5093万元。原有矿业权44个,已退出43个(其中探矿权22个已退出22个;采矿权22个已退出21个,保留1个为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权),矿业权退出做到了应退尽退。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强化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近年来,全县上下大力改善耕地质量,统筹发展需求,高标准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守住国土空间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严守耕地红线、最大范围优化生态保护格局、最大限度预留发展建设空间、最大力度解决矛盾冲突问题。2022年9月30日,“三区三线”最终成果通过省、市核查,经国家批准启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0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979.49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11.95平方公里,到2035年争取新增建设用地为1.513平方公里),编制完成《太白县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提出构建“一屏一城一带三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成立太白县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耕地保护“五个一票否决”,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坚持目标从严、措施从严、责任传导从严,全面推行田长制,合力整治“非农化”“非粮化”,狠抓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加快撂荒地综合利用,高质高效完成省市下达我县的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2022年、2023年桃川镇、黄柏塬镇先后荣获全省耕地保护先进镇。

2.强化森林管理,提升治理效能。全面落实总林长统筹、林长包抓责任制,设立县级总林长2名、县级副总林长3名、县级林长7人、镇级林长14人、村级林长88人,护林员502人,7镇44个行政村1个国有林场全部建立林长制办公室,划定林长责任区245个,更新设置公示牌52面,明确林长责任区域,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压紧压实林长主体责任,构建起覆盖全县林草湿生态空间的责任体系。将林长制工作推进情况纳入镇和部门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出台林长制考核方案及林长制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对林长制体系建设、“五绿”目标落实等28项任务细化指标、合理赋分,科学评价镇级林长和林长制各成员单位履职尽责情况,做到了“工作有目标、考核有指标、结果有运用、奖罚能兑现”。依托县秦岭办生态环境保护视频监管系统,整合现有森林防火监测平台,全面建立县、镇、村智慧云信息平台监管系统,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不断推动生态空间治理体系深度融合。

3.强化用水监管,提升管控水平。及时更新完善县、镇、村三级河长制管理体系,确定县级河(湖)长17名、镇级河(湖)长35名、警长8名、河段河长64名、村级河道巡查员102名、镇级河湖专管员7名,完成20条河流河湖划界和5条河流一河一策编制,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实现“河畅、水清、岸净、景美”目标。持续加强各用水单位节水管理和节水技术改造,2023年创建县级公共机构节水型示范单位33个、市级公共机构节水型示范单位3个。纵深开展黄河、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编制取水许可审批事项办事指南,简化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行政审批流程,推动审批管理更加便民高效。修订完善《太白县农村供水水费收缴实施方案》,水费收缴实行“村收镇管”,专人收缴,专户储存,累计征收水费52.6万元,水费收缴率达到98%。加强水质检测监测,建立水质风险防控机制,委托宝鸡水务秦渭水质检测有限公司对全县94处集中供水工程开展水质检测,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达标率100%,全力保障群众喝上“放心水”“满意水”。

4.强化矿山整治,有序恢复生态。编制完成《太白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严格落实秦岭生态保护区矿业权退出政策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责任,全县18家露天采石矿山全部退出并完成治理,恢复治理面积59.4公顷。稳步实施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以工程治理和人工辅助的方式恢复治理矿山16个,自然修复矿山27个,累计恢复治理面积70公顷,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当前我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总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日趋复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意识仍需加强。涉及责任部门缺乏全面认识自然资源综合属性、未整体利用和全面管理等意识,导致管理范围不够完整、计量不科学等问题,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有差距。二是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仍需健全。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总体处于资源管理本身以及资产管理与产业管理相结合的阶段,但仍以单门类资源管理为主,综合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制度建设亟需进一步健全。三是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共建共享机制仍需完善。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局、水利局等部门之间仍存在管理碎片化、目标差异化、权益多元化、空间重叠化等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牢记“国之大者”,树牢“两山”理念,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不断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夯实各行业部门的监管职责,全力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全力保护好这一方青山绿水,努力开创我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新局面,为太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国有自然资源保障。一是管理体制再完善。加快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重大问题研究和制度建设,推动完成自然资源确权工作,逐步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统计制度,摸清资产家底;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评价考核体系和考核监管制度,切实规范和强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二是部门联动再加强。深入贯彻协同、合作、统一的管理理念,以县域内全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为管理对象,以不同门类自然资源相互协调关系为纽带,延长管理链条,加强部门间的整体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力促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三是权益管理再规范。深入开展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和国土空间监测,做好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全力推进林权、自然资源统一确权数据整合、确权登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完成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登记发证,不断夯实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基础。



太白县人民政府

2024年9月14日


打印 关闭

主办:太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