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主要职责及机构设置
(一)部门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拟定我县配套措施与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2.开展扶贫开发调查研究,拟定并组织实施相关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镇村扶贫开发工作。
3.负责全县扶贫开发项目的评估论证、申报审批和检查验收工作。
4.拟定上级切块到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使用方案,负责全县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的报备、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推行扶贫资金县级报制。
5.负责全县扶贫开发管理人员和贫困镇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负责信贷扶贫、产业扶贫项目的监督管理,扶贫互助资金项目安排及互助资金协会的业务指导工作。
6.负责中央、省、市扶贫单位和社会各界在我县开展定点扶贫、“两联一包”、联镇包村和村企结对等社会扶贫工作的协调联络工作。
7.负责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精准退出及扶贫对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
8.负责行业扶贫的组织协调、考核评估和监测统计工作。
9.承担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脱贫攻坚任务的分解下达,领导小组会议的组织筹备,督促各有关镇、部门落实领导小组会议议定事项,定期反映工作动态,做好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各专项工作组的综合协调工作。
10.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机构设置
1.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事务工作,督促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责机关会议的组织和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文电、机要、档案、信访、保密、综治维稳、目标责任考核工作;负责机关工作人员管理教育、人才及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机关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各类创建及节庆活动;负责机关争资招商、后勤服务、车辆管理工作;负责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的督促落实;负责对口联系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生态脱贫工作组(县林业局);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项目规划中心
组织编制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中长期规划;负责扶贫开发(脱贫攻坚)项目库的建设管理工作;负责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基础设施项目计划编制、备案、下达及日常管理;负责扶贫开发绩效考核工作;负责全县扶贫开发统计监测工作;负责脱贫攻坚月报表的收集、统计、汇总、检查工作;协调指导县级相关部门开展行业扶贫工作,负责行业扶贫的统计监测工作;负责国开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贷款和后续项目管理相关工作;负责对口联系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组(县发改局)、易地移民搬迁工作组;负责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扶贫资金管理模块以及扶贫项目管理模块中易地搬迁、基础设施子模块的信息录入、日常维护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3.信息监测中心
负责扶贫对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组织识别扶贫对象,对扶贫对象实施动态管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负责国家、省、市脱贫攻坚信息管理平台数据的上传、更新和核定、日常维护等工作;做好对各镇信息系统数据录入、更新的监督指导工作;负责全县脱贫攻坚指挥平台的建设、日常维护等工作;负责全省扶贫系统视频会议设备维护与管理;负责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的核定、统计、上报工作;负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数据的汇总、分析、统计工作;负责省、市、县贫困人口脱贫第三方评估工作;负责对口联系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教育脱贫工作组(县教体局)、兜底脱贫工作组(县民政局);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4.督导协调组
负责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组及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的交办、督办工作;负责脱贫攻坚工作安排、总结、汇报、会议讲话等综合材料的起草工作;负责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分解、下达,配合县考核办定期进行督查,年终进行考核;负责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典型的挖掘,先进经验宣传推广工作,做好《脱贫攻坚简报》、微信公众号的信息采集、编审工作;做好县级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工作;负责对口联系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宣传信息工作组(县委宣传部)、健康脱贫工作组(县卫计局);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5.产业扶贫组
负责指导编制产业扶贫、信贷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扶贫开发专项规划;做好产业扶贫、旅游扶贫、信贷扶贫、电商扶贫等项目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产业项目计划编制、备案、下达及日常管理;负责雨露计划、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协调配合、监督指导工作;负责互助资金协会管理各项工作,做好金融生态相关工作;负责光伏扶贫相关工作,全面负责县绿荧公司各项工作;负责对口联系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产业脱贫工作组(县农业农村局)、金融脱贫工作组(县金融办);负责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扶贫项目管理模块中雨露计划、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子模块的信息录入、日常维护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6.社会扶贫组
负责社会扶贫项目管理工作;负责脱贫攻坚包抓帮扶日常管理、动态监测、信息统计等各项工作,做好驻村干部考核管理工作;做好全省社会扶贫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负责对口联系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督查考核工作组(县委组织部)、转移就业脱贫工作组(县人社局);负责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扶贫主体模块的信息录入、日常维护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7.资金结算中心
负责对上、对下资金往来结算、报账等财务核算工作;负责机关财务日常管理及年度预决算工作,做好机关资产登记核销管理工作和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负责建立、登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台账;做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专账财务核算工作;负责对口联系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财政资金保障工作组(县财政局)、危房改造脱贫工作组(县住建局);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2018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1.年度脱贫任务圆满完成。按照稳中求进、质量第一的要求,严格执行《陕西省贫困退出实施细则》,严把退出标准和程序,经过逐级核实、综合研判,年内实现1166户3120人脱贫、2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2.反馈问题整改到位。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始终,对照中省市检查督查反馈和自查问题,认真剖析研究,完善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举一反三整改,不断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所有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到位。
3.产业扶贫成效明显。大力推行“嵌入式”产业扶贫模式,探索实施“八带”路径(即:“扶贫资金带动、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带动、旅游产业带动、电子商务带动、光伏项目带动、干部帮扶带动),持续推行优菜、扩莓、壮蜂、培葡”四项增收计划,不断健全利益联结和带贫益贫机制,全县1978户贫困户(含已脱贫户)实现了中长期产业全覆盖。全县种植蔬菜10.32万亩,莓类3200亩,新增中药材4015亩,发展农家乐232户,养殖土蜂累计存栏6.04万箱,引进冰葡萄产业,建成冰葡萄生产加工基地500亩。全年整合资金12154.95万元(中期调整报备数据),实施91个产业扶贫项目,带动1141户贫困群众增收。
4.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核定全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846户3200人,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0个,搬迁群众全部实现入住或交付住房钥匙,累计兑付搬迁补助资金17053.75万元(其中:建房补助资金8053.5万元)。2018年137户危房改造对象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实际入住,兑付补助资金338.3万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7303.92万元(中期调整报备数据),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92个。
5.资金使用管理规范。制定出台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和《使用管理细则》,强化项目评审、明确操作规程、细化报账要求、加大资金监管力度。被确定为全市扶贫领域项目资金公示公告试点县,探索建立了“明确四级责任、建立三项制度、严把三个环节、定期一次回访”的“4331”工作机制,不断强化资金监管,让扶贫资金和项目在阳光下运行。
6.健康扶贫全线保障。持续巩固“5+1”健康扶贫政策体系(5:农村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健康扶贫基金(含补充医疗保障);1:农村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门诊医疗救助),全面落实贫困户大病救助和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县累计报销救助贫困人口16238人次1155.52万元,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为贫困人口减轻医疗负担479.01万元。
7.扶贫政策全面兑现。持续落实教育扶贫、生态扶贫、就业扶贫、兜底保障等政策,确保各项扶贫政策不折不扣、落地实施。落实教育扶贫资助资金1529.5747万元,受助学生33127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6431人次,受助资金328.28万元(不含公用经费);开发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508个,从贫困群众中选聘护林员334名、保洁员425名,为贫困劳动力提供了稳定收入来源;全面落实低保、五保、社会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兑现各类补助资金1955.5万元。组织开展苏陕劳务对接技能培训两场次115人,建成“马庄香包”加工制作社区工厂,首批香包已于端午节出售。
8.苏陕协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与徐州市贾汪区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的帮扶协作机制,扎实推进对口协作各项工作。建立协商推进、两地互访沟通、联席会议三项机制,签订扶贫协作框架协议,明确25项重点工作及责任分工。年内实现两地高层交流互访3次,党政干部互访学习3批次71人,专技人才互派5批次20人交流学习,教育部门实现互访对接14批次64人,完成苏陕扶贫协作项目2个。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从决算单位构成看,本部门的部门决算只包括部门本级(机关)决算。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至2018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14人,其中行政编制10人、事业编制4人;实有人员15人,其中行政10人、事业4人。单位管理的离休人员1人。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8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本年度收入共计1183.12万元,支出共计1003.73万元。上年收入共计2463.6万元,上年支出共计2459.6万元,比上年收入减少1280.48万元,支出减少1455.87万元。其主要原因是项目数量及资金减少。
2.本年度收入构成情况。
本年度收入共计1183.12万元,其中1179.12万元,来源于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剩余部分来源于年初结转4万元。
3.本年度支出构成情况。
本年度支出1003.73.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63万元,农林水支出940.10万元。
(二)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本年度财政拨款收入共计1179.12万元,财政拨款支出共计1003.73万元,财政拨款收入比上年减少1279.07万元,财政拨款支出比上年减少1455.87万元,其主要原因是其他扶贫支出项目数量和资金减少。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未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2080504)10.04万元,主要用于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及福利等支出,其中离休费支出8.84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2万元;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080505)16.85万元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2080506)6.74万元用于职业年金缴费;
死亡抚恤(2080801)30万元用于抚恤金支出;
其他农业支出(2130199)1万元用于劳务费支出;
行政运行(2130501)145.38万元,主要用于单位人员工资及津贴等支出。其中基本工资支出51.29万元,津贴补贴支出40.69万元,奖金支出18.69万元,住房公积金支出10.36万元,其他工资和福利支出24.35万元;
生产发展(2130505)44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社会发展(2130506)56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其他扶贫支出(2130599)297.72万元,主要用于其他社会保障缴费、其他工资福利、安置补助及“三公”经费等支出。其中其他社会保障缴费支出27.22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22.95万元,办公费支出9.75万元,印刷费支出1.19万元,手续费支出0.1万元,水费支出0.32万元,电费支出3.63万元,邮电费支出1.84万元,取暖费支出1.75万元,物业管理费支出0.07万元,差旅费支出12.9万元,维修(护)费支出52.06万元,租赁费支出8.42万元,会议费支出1.03万元,培训费支出1.68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1.71万元,劳务费支出0.67万元,其他交通费用12.37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5.24万元,生活补助0.21万元,奖励金支出27.98万元,个人产业生产补贴50.24万元,其他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0.39万元,安置补助支出44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
工资福利支出(301)219.16万元,主要用于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等。其中基本工资支出51.29万元,津贴补贴支出40.7万元,奖金支出18.6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16.85万元,职业年金缴费支出6.74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支出27.22万元,住房公积金支出10.36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47.31万元;
商品和服务支出(302)125.92万元,主要用于维持办内正常运转和满足基本办公需求的购买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中办公费支出9.75万元,印刷费支出1.19万元,手续费支出0.1万元,水费支出0.32万元,电费支出3.63万元,邮电费支出1.84万元,取暖费支出1.75万元,物业管理费支出0.07万元,差旅费支出12.9万元,维修(护)费支出52.06万元,租赁费支出8.42万元,会议费支出1.03万元,培训费支出1.68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1.71万元,劳务费支出0.67万元,其他交通费用12.37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6.43万元;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303)117.65万元,主要用于抚恤金及对个人产业生产补贴。其中离休费8.83万元,抚恤金支出30万元,生活补助0.21万元,奖励金支出27.98万元,个人产业生产补贴50.24万元,其他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0.39万元。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决算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5.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拨款收支。
(三)2018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为公务接待费支出,2018年公务接待费支出预算2.26万元,实际本年度公务接待20批次,200人次,支出1.71万元,比预算减少0.55万元。2018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度减少1.37万元,减少44.48%,主要原因是受国家政策影响,接待批次及人次同步减少,且我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有效控制不必要的公务接待,规范了公务接待费报销及审批手续。
2.培训费支出情况。
2018年度培训费支出1.68万元,比上年度减少11.94万元,减少87.67%。
3.会议费支出情况。
2018年度会议费支出1.03万元,比上年度减少3.26万元,减少75.99%。
六、2018年度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组织对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自评。
1.产业贴息项目。计划安排资金440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300万元)。实际贴息388.35万元(结余资金已全部申请调整用于能力提升项目),累计为3326户(有重复)贫困群众兑现小额信贷贴息和互助资金借款贴息政策,用足用活金融扶贫杠杆,全力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增收。
2.能力建设(雨露计划)项目。安排资金35万元。为359名(有重复)中高职就学贫困家庭子女,累计兑现补助资金107.82万元(不足部分使用贴息资金调剂安排和县财政另行安排解决),从根本上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学负担。
3.项目管理费。安排资金55万元。主要用于支付脱贫攻坚规划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公告公示、报账管理、项目监理、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面的费用,以及发生的印刷费、培训费、评审费等方面的经费开支。目前,已经全部支付报账完毕。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8年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总额为125.93万元,比上年增加24.05万元。2018年较2017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扶贫任务重,工作量增加,临聘人员数量增加,公用经费随之增多。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本部门政府采购支出为货物类支出总额共8.64万元。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4.财政拨款收入:指本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5.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