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县域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汽车已成为城乡居民家庭常规消费品。为充分了解我县汽车零售市场现状,县统计局组织专业人员实地查看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汽车零售法人单位2家,太白县恒远汽车商贸有限公司和宝鸡乙然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于2017年11月和7月。恒远汽车商贸销售长安、吉利、长城系列轿车,价格为5-10万之间,2018年销售汽车10辆;乙然汽车4S店销售东风、奇瑞、吉利系列越野车,价格为5-12万之间,2018年销售汽车60辆。2019年,全县汽车零售企业经营情况较为困难。1-4月,恒远汽车商贸售出车辆为0,乙然汽车4S店售出8辆,同比下降60%。2019年1-4月,全县汽车上牌115辆,比去年同期减少14辆,同比下降11%;2018年汽车上牌268辆,较同期减少24辆,同比下降8%,从上牌数据分析显示,2018年全县74%为外地购买车辆。
二、市场特点
(一)我县属于农业县,农业人口占比大,人口密度小,因此汽车销售市场小,局限性大。2018年常住人口数51800,城镇人口数22900,农村人口数28900,农村人口占比大引导我县汽车销售市场倾向价格实惠的小轿车和面包车,而我县汽车销售也主要针对城镇中低收入和农村消费市场,汽车品牌也以国产自主品牌为主,市场推出的新能源汽车由于价位高,客源少,两家汽车销售公司均无售卖。
(二)近年来,惠农政策越来越多,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加快,购买力稳步提高,汽车消费需求开始释放。加之农村公路基础设施通村路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家庭购车数量显著增多。
(三)汽车销售市场前景不乐观。一是以农村市场为销售主体的农村汽车占有量已趋于饱和;二是汽车市场更新换代,国6标准马上实施,大部分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仍在观望阶段;三是全县的人口数量从本质上抑制了汽车销售市场的繁荣。
三、存在问题
(一)县城房价快速上涨增加居民刚性支出压力,对汽车消费形成挤压效应。作为普通家庭最大一笔刚性支出,迅速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压力,购房者按揭成本增加,对家庭其他消费支出形成挤压效应。
(二)对大众消费者家庭而言,汽车消费是仅次于购房的第二大消费支出,购车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因此在购车时要比对多家,加之现在交通便利,大多消费者选择在宝鸡、眉县和蔡家坡购买,尽管惠农政策优厚,相对其他地区优惠额度在1000-2000元区间,但由于新车款式少,销售店铺小,选择对比余地小,大部分消费者仍然选择外地购车,导致我县汽车购买力外流。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加额度不高,消费支出增速缓慢,制约了对汽车等大额商品的消费支出。居民经济收入增加少,购买力外流,场地租金高、职工薪酬等几方面原因,导致本地仅有的两家汽车销售公司濒临倒闭,两家负责人均表示,若以此状态持续,都将在年底停止营业。
四、对策建议
(一)大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不断释放边际消费倾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市场的发展与消费能力密切相关。要保持消费市场平稳较快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我县中低收入群体占比大,这部分消费者对汽车的边际消费倾向尚未得到释放。加之汽车更新换代,因而汽车消费还存在一定的市场。
(二)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农村产业扶贫力度,稳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救助体系,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降低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服务成本,消除居民生活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推动低收入群体消费结构升级。
(三)探索政策引领,加快汽车消费升级。汽车消费市场的变动与政策措施息息相关。前两年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让1.6L以下小排量车型销售迅速起势。政策引领汽车消费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建议国产汽车消费等出台购车优惠、上牌优惠的相关政策,以此刺激汽车销售市场销量上升。
(太白县统计局 袁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