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太白县统计局
(2017年5月)
2016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启动“十三五”规划,加速脱贫攻坚,围绕“四县”建设目标,聚力富民兴县,加速转型升级,全县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126万元,同比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58526万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90086万元,同比增长15.2%;第三产业60514万元,同比增长9.8%。三次产业比为28.0:43.1:28.9,第一、二产业占比下降而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437元,增长6.2%。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3262万元,占全县经济总量44.6%。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951万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农业产值77523万元,增长2.2%;林业产值11615万元,增长5.6%;牧业产值9329万元,增长10.1%。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1641亩,比上年减少3.6%。粮食产量达到7380吨,比上年减少2.9%。其中,夏粮1241吨,减少9.48%;秋粮6139吨,减少1.32%。种植油料3331亩,实现油料产量412吨,增长6.46%。全年蔬菜及食用菌面积107040亩,产量443571吨。蔬菜种植面积及总产量较去年都略有增长,实现产值56127 万元。种植中药材达到26645亩,同比持平,产量13748吨,同比增长1.36%。年末园林水果实有面积2106亩,当年采摘面积1548亩,园林水果产量2341吨,比上年减少3.26%;食用坚果2672吨,比上年增长0.34%;完成造林面积3000亩,育苗面积2595亩,零星植树10万株;养殖大鲵、细鳞鲑达3.7万尾;生猪出栏29248头,猪肉产量2178吨,出栏数及猪肉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均略有下降。牛出栏4857头,较去年增长4.86%,牛肉产量712吨;羊出栏22384只,较去年持平,羊肉产量387吨。家禽出栏12.06万只,禽肉产量218吨,较去年增长21.79%,养殖土蜂67884箱,同比增长1.27%,蜂蜜产量341550公斤。
主要农产品面积产量
指 标 |
计量单位 |
面积(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总面积 |
亩 |
31641 |
-3.6 |
粮食总产量 |
吨 |
7380 |
-2.9 |
蔬菜总面积 |
亩 |
107040 |
0 |
蔬菜总产量 |
吨 |
443571 |
1.41 |
园林水果总面积 |
亩 |
2106 |
-3.97 |
水果总产量 |
吨 |
2341 |
-3.26 |
中药材面积 |
亩 |
26645 |
0 |
中药材产量 |
吨 |
13748 |
1.36 |
畜禽出栏数 |
头(只) |
169711 |
2.5 |
肉类总产量 |
吨 |
3495 |
-0.17 |
食用坚果面积 |
亩 |
98204 |
-0.1 |
食用坚果产量 |
吨 |
2672 |
0.34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9.53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增加值7.08亿元,同比增长15.7%。三大骨干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87.1%,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产值 9.47亿元,同比增长14.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49.2 %,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7.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业完成产值2.69亿元,同比增长11.7%,贡献率11.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8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5.1亿元,同比增长15%,贡献率26.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2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7.46亿元,同比增长9.96 %,利润总额1.9亿元,同比增长8.4%。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13.5%。资质内建筑业完成总产值 4.48亿元,同比增长1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117万元, 同比增长24.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3899万元,同比增长24%。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1549万元,同比增长2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6517万元,同比减少7.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5834万元,同比增长36.5%。
五、交通邮电
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834公里,年内新增公交线路3条、公交车辆6辆,年末实有营运公共汽车54辆、出租汽车29辆,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3980万人公里。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50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330万元,同比增长10.8%;邮政业务总量705万元,同比增长5%。固定电话5120门,移动电话用户60714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22.7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宽带用户5952户。
六、商业贸易、旅游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01万元,同比增长12.7%,其中:批发业12287万元,同比增长14.9%;零售业22834万元,同比增长6.4%;住宿业2916万元,同比增长64.6%;餐饮业9764万元,同比增长15.2%。
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7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30%和34%。全县共有“农家乐”218户,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04.3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5亿元。太白县荣获“2016西北最美避暑胜地”、“第四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最美中国、大众休闲、健康养生旅游胜地、推动全域旅游示范目的地”,黄柏塬镇荣获“中国最美乡镇”、柴胡山村荣获“中国最美乡村”、桃川镇灵丹庙村荣获“宝鸡最美乡村”;
七、金融和财政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 286162万元,同比减少26.9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0716万元,增长13.0 %。各项贷款余额102953万元,同比增长2.4 %。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9111万元,同比减少10.7%,财政支出97379万元,同比增长4.4%,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4455万元,增长20.1%;科学技术支出979万元,增长2.8%;医疗卫生支出6834万元,增长1.5%;教育支出13946万元,增长1.8%。
八、教育和卫生
年末共有学校25所,其中:幼儿园11所、小学9所、初中3所、高中1所、职业学校1所。专任教师718人,其中:小学337人、初中205人、高中66人、职中31人、幼儿园79人。在校学生5949人,其中:小学2416人、初中1198人、高中657人、职中454人、幼儿园1224人。
年末共有医院、卫生院13个,病床206张;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13人,其中:医师71人,卫生防疫人员26人。村级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14‰,产妇住院分娩率100%。
九、文化、文物和体育事业
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新增文化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户。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24场次,完成公益电影放映858场次。县图书馆新办理图书证40个,订阅报刊近100余种,拥有成人、少儿持证者240余人,接待各类读者3000余人次,外借册次4000余册。县剧团全年惠民演出50场次,观众达6万余人。全年举办文物保护大型宣传活动4次,出动宣传车辆10余次,悬挂横幅3条,散发传单400余份,受教育群众3000多人次,全民文物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全民健身运动丰富多彩,组织开展了登山比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象棋比赛等8大项文体活动。为23个行政村配发体育器材187件套,为21个全民健身活动站配送活动音响21台,组队参加全市第四届“体彩杯”万人长跑比赛,获团体部分第六名。组织参加全市“奥运争光”选材运动会,举重项目总积分150分,位居全市第五名。
十、精准扶贫
全年实现贫困人口脱贫1310户4897人,确定搬迁贫困对象1404户5183人,确定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23个,集中安置率98%。775户平房安置户建设和24户县外安置户搬迁任务全部完成,273户进城安置户已购房153户,5个楼房安置点332户全部动工建设,移民搬迁工作走在省市前列。全县共兑现发放产业扶贫启动资金566万元,为17个2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量身定做种植养殖、光伏发电、三产服务等产业项目计划。贫困户依靠产业人均增收近2000元;1752名贫困人口在县内各类园区务工,人均月收入2000余元。从贫困群众中选聘护林员330名、保洁员498名,每人每年增加工资性收入1320元。为976户1206名特殊人群落实财政兜底补差资金149万元;累计资助在册贫困学生9265人次,发放各类资助金473.26万元;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493人,扶持贫困户自主创业33户,发放创业贷款92万元。完成投资1.92亿元,为全县贫困村建设各类基础设施项目88个。全县共兑现教育、医疗等各类政策资金1339.28万元,脱贫对象人均受益1458.3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19万人,户籍人口48992人,常住人口出生率10.03‰,死亡率6.13‰,人口自增率3.8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口径)26214元,比上年增加1919元,增长7.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581元,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口径)8181元,比上年增加641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361元,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8平方米。
全县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9415人,在岗职工9403人;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52435万元,同比增长12%,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2403万元,同比增长12%,在岗职工年均工资54779元,同比增长13%。
城镇新增就业109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234人,劳务输出833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3665人,综合参保率突破99.8%,5812名老年人全部领到了养老金,人均领取的养老金突破7000元,在全市第一个实现了参保率、待遇享受率两个百分百。享受城镇低保人数为1518人,农村低保人数为2145人,农村“五保户”人数为339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加人数为37423人。
备注:1.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常住人口数据为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户籍人口数依据公安报表数,各系统资料数字由各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