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太白县统计局
(2025年7月)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和来宝考察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中央、省级各项决策部署,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同比增长4.5%;第三产业同比增长7.3%;三次产业比为22:26.1:51.9。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县经济总量47.9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县经济总量54.81%。
2024年末,“五上”企业总户数66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户,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7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26户,房地产业企业13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3户。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1557万元,同比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140888万元,同比增长3.2%;林业产值12261万元,同比增长2.3%;牧业产值10107万元,同比增长5.6%;渔业产值177万元,同比下降10.3%。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8732亩,同比增长0.5%。粮食产量达到6938.33吨,同比增长1.7%。其中,夏粮1062吨,同比下降0.13%;秋粮5876.33吨,同比增长2.0%。种植油料4126亩,同比增长6.29%;实现油料产量543吨,同比增长8.6%。蔬菜种植面积109218亩,产量500639吨,同比增长2.28%。种植中药材达到23861亩,同比下降17.38%;产量12177吨,同比下降6.75%。年末园林水果实有面积3647亩,当年采摘面积3506亩,园林水果产量3138吨,同比增长1.06%;食用坚果2029吨,同比下降0.1%;生猪出栏15510头,猪肉产量1302.2吨;牛出栏949头,同比下降2.87%,牛肉产量137.9吨,同比增长0.88%;羊出栏3822只,同比增长14.84%,羊肉产量64吨,同比增长17.65%;家禽出栏9.02万只,禽肉产量151.2吨,同比下降7.75%。
主要农产品面积产量
指标 |
计量单位 |
面积(产量) |
同比增长% |
粮食总面积 |
亩 |
28732 |
0.5 |
粮食总产量 |
吨 |
6938.33 |
1.7 |
蔬菜总面积 |
亩 |
109218 |
0.07 |
蔬菜总产量 |
吨 |
500639 |
2.28 |
园林水果总面积 |
亩 |
3647 |
-8.44 |
水果总产量 |
吨 |
3138 |
1.06 |
中药材面积 |
亩 |
23861 |
-17.38 |
中药材产量 |
吨 |
12177 |
-6.75 |
肉类总产量 |
吨 |
1655.3 |
-3.89 |
食用坚果产量 |
吨 |
2029 |
-0.1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产值增长21.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24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1.7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增长11.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增长35.1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58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29%。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户,占规上工业总数的57.14%。其中新材料产业2户,生物产业2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较上年下降29.9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8.09%。
全年全县资质内建筑业完成总产值5.53亿元,同比增长3.3%。
四、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5%。
2024年,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长足发展,陕西太白黄金矿业光伏发电、钛及钛合金新材料生产加工项目荣获宝鸡市2024年招商引资大项目奖。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9个,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6个。航空钛合金铝钒中间合金生产线、假日尚品酒店建设等11个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建设,完成实际使用资金5.46亿元,其中省际资金4.36亿元。
五、交通邮电
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998.606公里,公交线路3条,公交车6辆,年末实有营运公共汽车45辆、出租汽车8辆;全年输送旅客39.16万人次,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982万人公里。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收入5704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539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455万元、联通业务总量850万元、移动业务总量1860万元。全县固定电话4985部,移动电话用户57982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52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宽带用户32918户。
六、商业贸易和旅游业
2024年末,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6户,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797.4万元,同比增长7.7%。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6824.2万元,同比增长18.02%。
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63.5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9.4亿元,较上年分别上涨25.13%和97.96%。全县共有“农家乐”33户,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23.56万人次。
七、金融和财政
2024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30767万元,同比下降0.8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9140万元,同比增长4.64%;对公存款余额131602万元,同比下降14.53%;各项贷款余额265763万元,同比下降2.04%,其中,涉农贷款128516万元,同比下降22.09%;企业贷款189040万元,同比下降6.74%。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7656万元,自然口径下降5.4%,同口径增长12.1%;财政支出134678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农林水支出39573万元,同比增长8.9%;科学技术支出690万元,同比增长379.2%;卫生健康支出6257万元,同比下降5.4%;教育支出15611万元,同比增长0.03%。
八、教育和卫生、科技
截止2024年底,全县共有学校20所,其中,幼儿园9所、小学7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业学校1所;专任教师496人,其中,小学202人、初中108人、高中69人、职中24人、幼儿园93人;在校学生4078人,其中,小学1866人、初中894人、高中474人、职中136人、幼儿园708人。
2024年末,全县共有医院1个、卫生院6个、实有病床213张。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93人,其中,医师89人、助理医师35人、卫生防疫人员49人。
2024年专利授权5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商标申请件数331件,注册件数187件,有效注册量620件。
九、文化和体育事业
2024年,我县举办广场舞、萨克斯、葫芦丝、秦腔、书法、棉絮画、合唱等培训231场(次)场次,累计培训学员5000余人次。组织开展“4·23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文化馆服务宣传周”“5·18博物馆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集中宣传活动10场次,摆放宣传版面30个,发放杂志、手提袋、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持续推进非遗陈列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宣传普及非遗知识,推荐新书好书。新增办证读者300余人,流通人次24066余人次,流通册次14826余册。开展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分别不少于58和573场次。
编播电视新闻节目《太白新闻》85期,自采电视新闻稿件800条,在爱太白APP、微信公众号、抖音共发布信息4511条,开设专题栏目10个,专题报道37期,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刊发太白新闻55条,上推优秀稿件55篇。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数16115户,户籍人口45641人,全县常住人口3.81万人。
全县常住人口出生率7.6‰,死亡率9.91‰,人口自然增长率-2.31‰,城镇化率53.13%。
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653元,同比增长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25元,同比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35元,同比增长6.7%。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2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360元,同比增长2.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731元,同比增长6.3%。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33人,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387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29.66万元。组织开展免费就业培训803人次、劳动力转移就业12480人,劳务输出7423人,劳务经济收入2.26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26万元。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134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462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参保26218人,为13名符合条件的人员申领社保补贴7.56万元。
2024年,全县共有养老机构3个(其中公办1个,民营2个),养老床位271张,入住114人;农村幸福院3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个。共有城市低保215户367人,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662元;农村低保795户1567人,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5964元。农村特困供养对象286户290人(其中集中供养112户114人,集中托养7户7人,分散供养167户169人),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7764元。全年累计实施临时救助353户983人,共计217.8万元。
十一、生态环境、气象和安全生产
全县森林覆盖率93.36%,2024年我县空气六项污染物因子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356天,优良率97.26%,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27。生活垃圾产生量1.4万吨,无害化处理量1.4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处理率96%。
全年平均气温9.7℃,极端最高气温31.3℃(7月31日),最低气温-19.3℃(1月22日)。年总降水量760.7毫米,年内有4次暴雨天气,其中7月17日的暴雨造成我县洪涝灾害,日最大降水量157.6(7月17日)毫米;未出现暴雪、冰雹,出现大风15次,多出现在冬春季,未造成明显灾害;夏、秋季多连阴雨天气,对秋杂粮和蔬菜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全年日照时数1871.4小时,较历年平均少39.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2%。
全年全县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备注:1.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常住人口数据为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户籍人口数依据公安报表数,各系统资料数字由各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