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文字解读】《太白县水网建设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4-12-27 信息来源: 太白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原文链接:太白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白县水网建设规划的通知

根据省水利厅《关于做好陕西水网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陕水规计发〔2022〕31号)、宝鸡市水利局《关于做好宝鸡水网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宝水发〔2022〕127号)文件要求,我局委托宝鸡市江河水利水电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太白县水网建设规划》,2024年8月26日市水利局组织专家进行了技术审查,2024年12月24日太白县人民政府以太政函〔2024〕27号印发。现对《太白县水网建设规划》进行政策解读:

一、水网建设现状

目前我县水网已初具雏形,县域内五大主要河流防洪工程建设可基本保障行洪通畅,水土保持率达84.5%,44个村197处农村供水工程全部符合标准,在建小型水源工程2处(龙王河水库、石沟水库),已建成引水工程1座(引红济石)。已建成水利工程为我县水资源调蓄调配、防洪能力、水土保持、供水安全等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仍存在短板弱项。一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工程型缺水;二是水工程设施体系不完善,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三是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存在薄弱环节;四是水生态环境治理亟待加强;五是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亟待提高。为满足我县防洪、生态及供水安全的需要,针对以上短板并结合我县实际,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编制了《太白县水网建设规划》。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总体要求

该规划现状年为2020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35年,展望到2050年。立足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着力提升城乡供水保障水平、构建水资源保护利用新格局、打造应对可靠的灾害防御体系、开创水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提升治水管水能力,从而构建“两大流域联通、保障重要水源工程、筑牢秦岭生态安全屏障”的水网格局,全面增强全县水安全保障能力。

(二)规划重点任务

该规划主要包含供水安全保障、洪涝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修复、智慧水网支撑四方面内容,共规划项目101个,总投资42.32亿元。其中供水安全保障项目27个13.67亿元;洪涝灾害防御项目31个14.31亿元;水生态修复项目37个12.28亿元;智慧水网支撑项目6个2.06亿元。

1.供水安全保障。一是推进供水工程体系建设。在持续推进石沟水库、龙王河水库等在建小型水源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计划建设沙沟峡水库(库容100万m³)、白云峡水库(库容50万m³)。同时积极推进黄柏塬镇湑水河储能电站项目,附带库容为3亿m³、4亿m³水库各一座。二是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通过水厂扩建、标准化水厂提升改造、供水管网延伸、配水管网更换、各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及备用水源工程建设等21个项目,全面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2.洪涝灾害防御。一是提升河流防洪标准。复核县域内五大河流防洪标准,提升红岩河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计划新修河堤45.5km,加固堤防1.5km,疏通河床30.8km,堤顶路面24km,植树绿化24km及配套下河踏步等,提高骨干河流和重点河段洪水“下排”能力。二是提升山洪防御能力。规划治理沪家塬、李家沟和七里川河等11条山洪沟,共计治理山洪沟长度30km。三是开展洪水风险监测。安装自动监测系统、预警监测设施建立流域智慧防洪系统,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一步提高防洪能力。

3.水生态保护修复。一是持续开展水土流失治理。规划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5个,治理面积56km²;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18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1km²;新建水土保持示范园4个。二是做好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完成石头河、湑水河、西河、褒河、太白河水生态修复工程及石头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河堤25.5km,疏通河床7km,污水处理工程25处。

4.智慧水网支撑。以水利部智慧水利及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为纲,开展我县智慧水网建设,全面覆盖河务地理信息系统、水库大坝水雨情监测和安全监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采砂监控、防溺水预警、河湖巡查管理系统、水资源保护监管、水土流失治理监督应用系统等方面,确保水利信息无遗漏,让“防”在前,“预”在先。

三、实施安排

该规划按照总体目标和工程布局,合理安排了项目建设起止期限,对国家明确要求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的47个水网骨干工程计划于2030年以前完成建设,其余工程2035年以前完成建设。在水网建设过程中,将按照“积极争取中省财政投资,认真落实市县配套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


打印 关闭

主办:太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