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10-25 信息来源: 县文化和旅游局

类  别:(A)

签发人:王亚斌

太文旅函〔2024〕26号

唐红军代表:

您在太白县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树立文化理念,完善旅游思路 》(第53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树立文化理念,完善旅游思路 ”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现回复如下:

一、深挖地域特色,探索文旅发展路径。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以建设旅游度假、运动康养“两大目的地”为目标,探索新业态、拓展新渠道、提升服务力,全力推动全县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整合文化资源。传承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创新发展文旅体育事业,形成百花争艳、多元文化共存的新局面。拥有青峰寺、褒斜栈道、红军洞等一批人文古迹,涌现出姜子牙、李白、诸葛亮、刘邦、于佑任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创造传承了高芯社火、舞龙灯、锣鼓、刺绣、棉絮画、面花、布艺等一批文化遗产,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成果丰硕。二是文旅产业融合。聚焦旅游产业“吸引人、满足人、富裕人”目标定位,以“美丽”为切入点,狠抓全域旅游首位产业不放松,大力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延伸文旅产业链,完善文旅产业体系,拓展文旅生态圈,规范文化旅游市场,壮大发展美丽经济,推进城市书房建设,整合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商贸书城、新华书店、县图书馆资源,探索图书与民宿共享模式,持续举办阅读生活节,形成全面阅读新风尚。深入挖掘西周、三国及红色文化,创排太白地域文化特色的小品、曲目及沉浸式演出,为全域旅游赋能。依托太白融媒、太白文旅、自在太白等新媒体平台,在线宣传太白绿色资源、地域特色、山水人文,扩大太白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太白题材文化作品,厚植传统文化根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二、创新文化旅游,丰富旅游业态供给。一是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按照特色化、差异化的思路,围绕“秦岭山水生态度假”品牌,精心打造秦岭山水游、休闲度假游、红色文化游、冰雪体验游等精品线路,设计发布“玩转太白”系列一日游、两日游组团线路和周边游、近郊游、微度假、房车游、康养游、亲子游等旅游产品。二是创新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健康、绿色、国潮、文艺的旅游伴手礼,引导旅游热点区域不断推出新、奇、特的旅游服务项目。精心包装文旅项目,将星空探密、乡村休闲等纳入科普基地和中小学实践基地范围,大力开发观星观景、乡宿乡游等休闲体验产品。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的思路,积极发掘各种文化潜藏的市场价值,将文化特色和符号嫁接到社会产品的研发、设计、消费等各个领域,推动文化向旅游、加工制造相应纪念品等延伸拓展,增强大众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与社会产业的共荣共生。三是打造文化景观节点。沿姜眉路打造三国文化长廊18公里,修复红色革命遗址12处,建成黄柏塬皂角湾红二十五军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罗马湾战斗遗址公园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以旅游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全力打造一批质量好、水准高、内涵深、服务优的文旅产业资源,提升游客旅游体验,丰富我县高质量旅游产业供给,引领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三、加大文旅宣传,深化文旅交流互鉴。一是借助媒体宣传。加大在线旅游平台整体营销、联合营销、精准营销力度,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应用新媒体、短视频、线上直播等方式开展创意营销,持续举办短视频大赛、网红代言等宣传营销活动。增强“一码游太白”旅游APP板块功能。加强与携程、同程、美团、马蜂窝等旅游营销网站及小红书、抖音、快手等资讯平台合作,发布网红打卡、游玩攻略、自驾路书等推广信息,全方位构建县域文旅网络宣传矩阵。二是举办文旅活动。围绕“赏花季、避暑季、红叶季、冰雪季”四大主题,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全年无淡季”的营销思路,策划2024年文化旅游活动,开展网红美食、花田骑行、帐篷露营、体育赛事、公益电影、名优特展等30余项文旅活动。创排《戏说衙岭》、《八戒戏妖》、《诗仙李白》、《唐宫乐舞》、《青峰仙境》、《我在太白等你来》、红歌集体舞等集秦腔、歌舞、非遗元素于一体的“沉浸式演出”亮相太白街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参与其中。三是提升文化氛围。组织开展非遗社火游演、新春诗会、图书宣传推介会、少儿新春故事会等活动18场次,开设棉絮画、自乐班、管乐、广场舞等培训班9期,编排太白主题舞蹈、小品、诗朗诵等文艺作品5部,开展公益电影下乡演出303场次、送戏下乡58场次,承办的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演活动受到省厅表彰。


太白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9月20日


分管领导:赵媛     

经办人及联系电话:李宇姣     0917—4950652

打印 关闭

主办:太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