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
签发人:王亚斌
太文旅函〔2024〕16号
赵绿叶委员: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沉浸式演出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沉浸式演出水平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持续擦亮太白文旅优质品牌,努力构建“旅游康养、运动休闲”两大目的地,推动全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沉浸式旅游演艺活动,让广大游客在游览风光的同时能近距离接触优秀的文化艺术,更好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丰富旅游文化活动,提高我县综合品质和知名度,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目标。针对您的提案,今年我们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打造文旅品牌文化活动。扎根于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传统的厚实土壤中,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在沉浸式演艺中展现。搭建“群众看、群众学、群众演、群众比”的百姓大舞台,形成了“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建设文化”的良好氛围。深入调研和挖掘本地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传统习俗、特色艺术等,已创作出展现民族文化精神的剧目。例如,“青峰仙境”、“诗画李白”、“戏说衙岭”等剧目,注重年轻化、多元化、时尚化,多措并举满足群众多元化的观演需求。组织专业的创作团队。邀请编剧、导演、舞美老师等相关专业人士,共同研讨如何将地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沉浸式演艺剧目的剧情、场景、表演等各个环节。注重观众体验。在剧目设计中,充分考虑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多种渠道,如抖音、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对剧目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参与。二是优化舞台布景道具设计。音效、灯光、布景、道具等多元素对于营造沉浸式氛围很重要性,可以让游客在投入场景中,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周围的声音,提升体验的真实感。接下来,我们将增加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借助先进的声、光、电等媒体技术与智能交互技术,与优秀的设计团队合作,打造更加逼真、富有创意和艺术感的演出环境,使观众能够完全沉浸在演出所构建的“虚拟世界”中。三是合理安排集体演出线路。我们充分认识到合理的演出线路对于互动式集体舞演出效果和观众体验的重要性。在安排线路时,我们将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场地布局与空间利用。对演出场地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充分了解其地形、面积、通道等情况,以确保线路规划能够充分利用场地空间,避免出现拥挤或空旷的区域;结合场地的特点,合理设置起点、终点和中间的关键节点,使舞蹈线路流畅自然,同时能够突出场地的优势和特色。舞蹈动作与互动需求。深入分析集体舞的舞蹈动作和互动环节,确保线路的长度、宽度和转向能够适应舞蹈动作的展开,为舞者提供足够的空间展示技巧和进行互动;根据互动的形式和参与人数,合理规划观众与舞者的接触点和互动区域,保证观众能够充分参与,且不会影响舞蹈的正常进行。观众视角与观赏体验。从观众的视角出发,考虑不同位置观众的视线遮挡问题,优化线路设计,使观众能够全方位、清晰地观赏舞蹈表演;安排线路时,注重营造视觉焦点和高潮部分,增强演出的观赏性和吸引力。安全保障与人员流动。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线路避开潜在的危险区域,如陡坡、狭窄通道等;合理规划人员的流动方向和出入口,设置清晰的指示标识,以避免人员拥堵和混乱。我们已经组建专业的线路规划团队,包括舞蹈编导、场地设计师和安全专家等,共同商讨和制定最佳方案。在演出前进行了多次彩排和模拟演练,根据实际情况对线路进行调整和优化。积极收集观众和舞者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线路设计,以提供更加精彩和令人满意的互动式集体舞演出。四是加强与观众互动环节设计。互动是沉浸式演出的重要特色之一,我们充分认可游戏化体验互动在沉浸式演出中所能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引入游戏化元素,可以显著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好奇心和沉浸感,从而提升演出的整体质量和吸引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取以下具体措施:情节设定与任务驱动。精心设计与演出主题紧密相关的情节线索,为观众设定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互动。例如,在历史主题的演出中,与观众进行互动,通过解开谜题或对诗句等形式来推动剧情发展,让演出更加精彩。累计积分与奖励系统。建立积分体系,观众根据完成任务、积极互动等表现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小礼品、优先参与后续演出或获得特殊的演出体验。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做好沉浸式演出剧目,不断创新演出形式和内容,融合更多前沿科技,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同时,加强与优秀演出团队的交流与合作,汲取先进经验,提升本土沉浸式演出的艺术水平和影响力;继续深入挖掘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将传统与现代元素巧妙结合,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演出作品;进一步优化演出流程,提高演出效率,降低成本,为观众提供性价比更高的观演体验,并注重观众反馈,建立完善的意见收集和处理机制,根据观众的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演出。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县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关注!
专此答复。
太白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7月24日
主管领导:李敏
经办人及联系电话:李锦苗 0917-49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