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太白县财政国库支付中心紧扣省财政厅预算执行动态监控部署要求,以“制度筑基、科技赋能、协同发力”为主线,全面升级动态监控体系,推动财政资金监管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警、事中控制”全链条转变,切实保障财政资金规范、高效、安全运行。
制度先行建机制,夯实监管“基本功”。锚定“流程闭环、责任明确”的目标,牵头修订《动态监控操作规程》,细化监控范围、预警标准、处置流程及岗位职责,明确对违规支付行为的核查、拦截、查处等全流程规范。同步优化岗位设置,建立“初审+复核”的AB岗机制,实现“一人操作、一人监督”的双重把关,构建起“制度引领、岗位协同、流程闭环”的监管基础框架,确保每一笔支付都有据可依、有责可追。
科技赋能提质效,打造监控“智慧眼”。依托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智能性,对预算项目、经济分类、付款用途等支付要素实施“全维度扫描”,将国库集中支付、财政代管专户、上级转移支付等各类资金全部纳入动态监控范围,实现“支付方式全覆盖、支付要素全监管”。创新推行“分类监管+特色服务”模式,针对资金量大、风险高发的重点单位和项目,分类建立动态监控预警台账,通过“系统拦截+人工审核”双保险机制,精准识别违规风险;对各类社保、临时救助等民生资金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审核、事后补全”机制,既守住监管底线,又保障民生资金拨付时效。
协同联动聚合力,织密监管“防护网”。构建“内外联动、上下协同”的监管机制,对内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和典型案例研讨,提升干部风险识别与处置能力;对外推行预算单位联络员制度,通过专题座谈、面对面指导等方式,帮助预算单位熟悉监控规则,减少预警触发。同时,强化结果运用,对预警问题实行“分类处置、闭环管理”,定期汇总高频违规点和典型案例,经过集体研讨,形成可行性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监控规则,以“监管+服务”双轮驱动,推动动态监控从“被动拦截”向“主动规范”升级。

陕公网安备:61033102000111